“我们很有信心重建家园!”——记者实探北京怀柔琉璃庙镇灾后重建一线
8月14日,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老公营村村民袁清贵看着家里一地狼藉,直发愁:“到处都是淤泥,院墙院门都给冲塌了”。不一会儿,由4人组成的支援小队来了,他们带着锤子、铁锹、小推车,一到袁清贵家就热火朝天地忙开了,凿砖、清淤……又一会儿,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也来了,查勘、登记……
半个多月前,怀柔遭遇强降雨,琉璃庙镇受灾群众转移到城区的安置点。随着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的逐步恢复,村民们陆续回家。由于受灾较严重,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成为重中之重。
在老公营村,记者看到各项灾后重建工作正有序展开:挖掘机、钩机等大型机械进行清淤作业;工作人员用高压水泵冲洗街道;供电公司、通信公司的师傅们忙着重新铺设电线、网线……
回忆起7月26日晚的情景,袁清贵仍心有余悸:“当晚10—11点之间,大水突然就来了,家里还有两个7岁的孩子,我们一家赶紧跑到住得较高的姐姐家‘避难’。那场大水不仅泡坏了屋里所有的家具家电,还冲塌了院墙和院门”。
“这墙倒塌得太严重了,必须先砸碎,再运走碎砖,才能重建。”前来支援的师傅一边抡着锤子,一边对记者说。
另一边,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的查勘员详细记录了水深、墙体损坏、门窗损毁及家电家具数量等信息,并拍摄了图片。查勘员耐心地向袁清贵说明:“我们已将您的房屋受损情况、室内财产损失等信息全部记录下来,请您确认一下内容是否准确。假如没有问题,请在这里签字确认。”
袁清贵坦言,“早就忘了还有农房保险这回事儿。现在保险公司主动上门,有了这笔赔款,我估算着就可以修墙修大门了。”
据悉,此次涉及的农房保险是怀柔农村地区住宅保险业务。该保险项目属于政策性保险,保费为100元/户,其中每户仅需承担20元,其余由财政补贴。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镇已实现全额由镇政府出资,村民“零负担”参保。保障责任覆盖房子的主要部分结构、室内装潢、室内财产等。
琉璃庙镇老公营村书记马继龙和记者说,老公营村共有300户村民,此次受灾进水80余户,其中有10余户被认定为危房,受损最为严重。
据其介绍,灾情发生后,村两委迅速组织村民转移至村内最高点进行集中安置,很多村民主动腾出自家房屋,为受灾村民提供食宿保障。“我们党员干部带头,每家尽最大能力把村民安置在安全的地方。”
他特别提到,中国人寿财险在灾后第三天就抵达村里开展查勘工作。“第二天还不允许外部车辆进入,第三天他们就到了,查看了房子整体受损情况,还送来了两批应急物资,让我们很感动。”
谈及农房保险,马继龙表示:“这项政策已经实施很多年了,之前村民每户只交10元、20元,现在政策更好了,我们村已经实现全额由镇里承担,村民不用掏一分钱。”
在琉璃庙镇琉璃庙村,另一组查勘员也在匆匆地挨家串户。“刘大娘,您稍等哈,我们先去宿叔叔家,已经约好了,下一户就去您家里。”
宿守东的家位于村口第一户,也是此次洪水中受灾最严重的房屋之一。“发大水时我们还在屋子里歇着,突然‘嘣’的一声巨响,电全没了,门也直接被冲掉了。全家赶紧往二楼跑,楼梯处也进了水,但还算安全。”
宿守东的妻子则含泪说:“家具全被泡坏了,一件都没抢救回来。我当时只穿着一条裙子和一双鞋,其他衣服和鞋全被冲走了,有的埋在泥里,粮食、酒也都被卷走了。”
“阿姨,我来和你说……” 宿守东五岁的小孙子宿皓铖也清晰地记得那惊魂一夜,他拉着记者的手说道:“我哥把我叫醒了,抱着我跑到二楼。他赶紧点蜡烛,然后爸爸正把冰箱里的食物抱上来。还没有来得及拿,爷爷喊 ‘快上来,别拿了’,我在二楼也跟着喊‘爸爸快上来’……”
听着宿守东一家的陈述,查勘员一项一项清点,仔细记录着受损情况。当宿守东提到身份证也被冲走时,查勘员立即回应:“没关系,我们大家可以先通过其他方式核实身份,不影响理赔。”
据悉,鉴于此次灾害影响范围广、损失程度重,为加快理赔进度,中国人寿财险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对理赔流程进行了合理简化。对于常规理赔所需的房产证、气象灾害证明等材料,均予以免除。
“我每年都买农房保险,村里会统一通知,到时拿着身份证、户口本去签字就行。”宿守东说,“有事儿没事儿咱买个‘踏实’,保险是好事,真出事了还能挽回一些损失。”
此次暴雨强度大,引发了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琉璃庙镇较多农房受损,乡镇基础设施遭受重创,修复和重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保险作为经济补偿和风险保障的重要手段,肩负着帮助受灾群众和企业尽快回到正常状态生活与生产的重要责任。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怀柔支公司总经理路杰和记者说,目前各项查勘定损与理赔工作正有序推进,全力确保实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
“我们采取‘返村即查勘’的工作机制,从8月10日起,琉璃庙镇返村人数增多,我们人手紧张,北京分公司迅速从市里增派支援,现在共组成13个组、26名查勘人员驻扎一线,确保不延误、不遗漏。”路杰表示,截至目前,已完成承保村镇的初步查勘,相关理赔材料正在陆续收集整理中。”
据路杰介绍,自7月28日,该公司便在安置点设立专门服务点,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为村民提供政策解答和情绪安抚。“查勘员们每天早上8点半进山查勘,晚上8点左右才返回,经常忙到晚上11点才能休息。基本上就是白天查勘,晚上回来统计录入,已持续工作十多天,都没回过家。”
查勘员们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他们工作特辛苦,每天走家串户,服务也很到位,中午吃口泡面就继续干,这让我们很感激。”马继龙说。
“党和政府非常关心我们,从市里到区、镇各级领导都来慰问,安排抢修水电、污水、燃气等基础设施。”马继龙进一步说,“再加上保险能弥补一部分损失,我们很有信心重建家园。”